风筝的起源 揭开它的神秘面纱

发布日期:2023-09-27 18:28:00 70 阅读 0 点赞

  风筝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。直到现在,不管是男女老少,都是喜欢放风筝。风筝是怎么来的的呢?它又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呢?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!

  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,相传在中国的东汉时期,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发明了风筝。我们现在所见的纸质的风筝其实不是早的风筝形态,有史书记载,墨翟所制的木制风筝,才是人类风筝的早的起源。后来,墨翟将自己制作风筝的办法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鲁班,鲁班经过研究,用竹子代替木头,做成较为精致的风筝。。

  一直到东汉时期,造纸术的改进,让风筝的材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,坊间开始使用纸来做风筝,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“纸鸢”

  很多发明一开始都是为了军事的使用,风筝也不例外。风筝一开始是用于军事上的情报,后来慢慢的多用于祈福,到传入坊间之后,多用于休闲娱乐,是一种极为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。现在市面上都很多五彩斑斓的风筝,但是自己动手做一个,体验一把制作的愉悦也是极好的。

  风筝有很多种做法,小编为大家介绍简单容易的基础做法,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互动。做好之后,就和亲朋好友们出去室外放风筝,放松一下吧!

  第一步:需要准备材料,制作的工具有浆糊、纸刀,使用的材料有竹篾、纱纸条、马拉纸、线。

  第二步:将竹篾浸水,使之变软,再将竹篾破开成三分之一厚度,接着修剪成半形,长度大约为16英寸和23英寸。

  第三步:将马拉纸剪成四方形,边长24英寸。

  第四步:将准备好的竹篾贴在纸上,用砂纸扎住长竹篾的三分之一短的地方,然后再屈曲,直到长竹篾的两端在纸的对角上就可以了。

  第五步:贴上长长的尾巴,剪好风筝线就大功告成了。

点击阅读全文